越军反攻老山惨败记:1984年松毛岭之战的来龙去脉博星优配
1984年深秋,中越边境战火重燃。11月18日,越南当局精心策划了一场大规模反攻,企图从解放军手中夺回老山战区。越军出动了由坦克部队、武装直升机和反坦克导弹部队组成的现代化陆空联合作战编队,目标直指老山松毛岭。然而战斗刚打响,解放军第11军32师在军长廖锡龙的指挥下就粉碎了越军的进攻计划。此战越军伤亡惨重,仅一天就损失500余人,其中丰光机场的152炮兵连更是被全歼,导致越南河江战区短期内无力再发动团级反扑。
这场战斗的起因要追溯到1984年4月。当时解放军收复老山阵地后,越军一直耿耿于怀,将老山和者阴山地区划为河江战区,由第二军区司令武立亲自坐镇指挥。尽管在7月12日的师级反扑中遭遇惨败,越军仍不死心,很快又策划了新的进攻计划。
为迷惑解放军,越南当局使出了一系列障眼法。1984年10月中旬博星优配,越共领导人长征高调视察谅山驻军,在国际媒体面前大放厥词,声称中国企图占领谅山这个越南北方门户。同时,越军第一军区保持一级战备,制造要在广西边境发动攻势的假象。实际上,这是为了掩护其在柬埔寨的军事行动——越南正计划提前发动第七次旱季攻势。
统计数据显示,1984年越军在广西边境的武装挑衅激增,从1983年的390余次猛增至900次。11月12日,就在侵柬越军发动攻势之际,苏联高级代表团访问河内,不仅带来大量军援,还公开表示全力支持越南的对外政策。这些迹象表明,中越边境战事可能进一步升级。
展开剩余63%但此时的解放军已今非昔比。经过多年实战锤炼,各军区部队都具备丰富的作战经验,装备也得到显著提升。中央军委派出由广州军区43军组建的第一侦察大队深入边境侦察。这支部队战功赫赫,曾歼灭越军头号女特工阮文慧带领的黑玫瑰特工队,其前身更是在张万年将军指挥下屡建奇功。
10月下旬博星优配,侦察大队发回重要情报:越军在广西方向因后勤不足难以发动大规模进攻,但在云南麻栗坡当面集结了8架米-24武装直升机、31辆ASU-85坦克歼击车和一个反坦克导弹连。这些苏制米-24火力凶猛,两架齐射可在一分钟内摧毁一个步兵营阵地。此外,越军还部署了一个重型炮兵旅、6个步兵团和1个特工团,并随时准备补充兵员和装备。
获知敌情后,廖锡龙军长立即调整部署:将37毫米高射炮运上老山各高地,专门对付越军直升机和坦克;增派红缨-5防空导弹连;命令驻云南空军进入一级战备。解放军严阵以待,就等越军来犯。
11月8日,战斗打响。越军一改往日小打小闹的风格,动用130加农炮、122榴弹炮等重炮猛轰松毛岭一带。但解放军早有准备,在多个制高点设立观察所,配合反炮兵雷达,精准锁定越军炮位。当丰光机场的越军152榴弹炮连开火时,解放军炮兵立即还击,一举歼灭该连,摧毁4门重炮和5个弹药库。
见炮战占不到便宜,越军又出动火箭炮、反坦克导弹等武器,企图掩护步兵冲锋。但解放军炮火完全压制了越军,部署在高地上的37毫米高射炮更成为反步兵利器。激战至下午5点,越军始终未敢出动直升机和坦克,最终草草收兵。战后审讯俘虏得知,解放军炮火摧毁了越军油库,导致其机械化部队无法行动。此战解放军仅18人伤亡,越军则损失超过500人。
11月19日,第一侦察大队电子侦察排截获重要情报:越军将于当晚增兵老山。这支电子侦察部队的前身可追溯到抗战时期的军委作战部第三局,具备强大的情报破译能力。廖锡龙判断越军将增援那拉方向,于是在清水河南侧公路交汇处设下埋伏。当越军一个营的部队进入伏击圈时,解放军炮火齐发,打得越军措手不及。双方炮战持续到次日清晨,越军再次惨败。
经此两战,越军暂时放弃了大规模反扑计划。但越南当局并未死心,转而采用土工掘进战术,企图蚕食解放军阵地。1984年12月,第1军接防老山后,越军又故技重施,放出春节停火的烟幕弹暗中调兵。结果在1985年1月15日的战斗中,再遭重创,损失上千人。至此,越南当局彻底失去了在老山战区发动师级反扑的能力。
这场战役充分展现了解放军在指挥艺术、情报侦察和火力协同方面的显著进步。从最初的被动防御到后来的主动设伏博星优配,中国军队用实力证明:任何企图侵犯中国领土的行为都将付出惨重代价。
发布于:天津市联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